查看原文
其他

想象上海的方法:近代上海证券市场风云(二)

吴奇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智库战略规划部执行总监 吴奇
来源:华略创智(ID:HUALUETT)
民族工业的巨大进步,股份制企业的不断设立,华商股票的溢价效应,推动了上海证券市场新一轮的繁荣,也彻底打破了证券市场为外国洋行垄断的格局。历史如此,今如是。百年来上海证券市场风云变幻,华略智库为您带来《想象上海的方法:近代上海证券市场风云(一)》系列第二篇,请您欣赏:

01


近代上海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由外国商人创办的。


在1883年的金融风潮中,由于外国公司股票的信誉总体较华商公司为好,所受打击也相对较小。


今有据可查在19世纪末上海证券市场上买卖的外国公司股票有24种,1896-1897年间,即有16种价格呈上升趋势。如上海兰开烟草公司新股不过面值25两,一年时间市场价格飙升到80两,涨幅高达220%。这一时期外国股票交易之活跃,由此可见一斑。


罕见文献资料,今已绝版↑↑↑

 

此前,一些在上海从事股票买卖活动的外国证券掮客开始酝酿建立证券交易机构。1891年,他们推动成立“上海股份公所”(Shanghai Sharebrokers’ Association),“以买卖各国股票为其专业”。


不过,这一组织还算不上组织严密和规范的证券交易机构,大体类似于商业公会或联盟性质。190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酝酿,在沪外国证券商正式开办“上海众业公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这是上海乃至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正式的证券交易所。


今天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00多年前的上海众业公所英文名称一模一样

 

据相关史料可知,上海众业公所于香港注册,其活动地址在四川路中央商场内。


90年代南京东路四川中路的中央商场

 

1909年,公所搬迁至黄浦滩(即今中山东一路)1号,此处先后曾是英商兆丰银行、美商旗昌洋行以及轮船招商局的房产,公所成立初始,著名的麦边大楼(即今亚细亚大楼)尚未兴建。


上海中山东一路1号著名的“外滩第一楼”:亚细亚大楼(原名麦边大楼)

 

公所除买卖外商股票之外,还从事外商在华企业股票交易。如公和祥码头公司、会德丰拖孜公司、上海电力公司等公司股票。


民国·上海电力公司股票

 

公所的组织形式为会员制,成立初期,参加交易的会员定额为50人,入会规费100两。成立后不久,公所会员扩充至100名,“新加入者除1000两以上之保荐3人外,须于书记处存银5000两或值银5000两之相当证券”,入会门槛大幅度提高。


其中华人仅13名,新丰洋行的俞开龄、合盛祥洋行的袁虬初等著名华商皆为公所会员。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会集影,新丰洋行创始人俞开龄(下排右一)与近现代著名戏剧家熊佛西(下排左三)、著名教育家杨亮功(上排右三)等人是同学

 

从客观意义上来说,上海众业公所的成立,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证券经纪人,也为后来中国成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上海众业公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02


上海众业公所成立前后,在上海市场上有行市的外国公司或外国在华企业股票达到50种,发行额共计27011313股。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初五日《申报》

 

如前所述,该所的外商背景和“殖民”目的,决定了它必然要吸引大量中国商人投资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其投机气氛浓厚,市场很不稳定,涨跌幅度极大,相当多的“中国韭菜”葬身于此。最著名者,莫如公所成立五年后(1910年)的橡胶股票风潮。


此文发表于1922年《东方杂志》,对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有简单回顾,橡皮,即橡胶

 

当时,英商麦边在上海成立了一家以经营橡胶种植等业务的兰格志公司,开业几年业务颇为冷清。1909年,麦边勾结麦加利银行,并得到许多外商和股票经纪的策应,借国际上橡胶价格上涨之机,组织橡胶公司发行股票,在上海众业公所进行买卖并哄抬股价。


20世纪初兰格志公司发行的股票

 

麦边通过一系列煽动性操作让许多华人蠢蠢欲动,“以其利厚,倾囊争购”,上海诸多钱庄也加入到橡胶股票买卖的行列中,更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僚、富绅、买办、中小职员甚至“在华之勤苦西人”(穷老外)纷纷入市。


但是,这些橡胶公司有的“只在新加坡圈定地皮,未种橡树”,有的“竟只有一块空招牌而已”。等到投资橡胶股票的华人知道上当受骗后,“股票价格,遂一落千丈,视同废纸”,许多商人破产,钱庄纷纷倒闭,麦加利银行的天台挤不挤,文献难征,其景象已无从确考。


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原址在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8号

02


大约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间,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快车道,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在“被迫开放”的经济情势下,国人掀起了自造铁路热潮。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外国侵略者即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铁路。从甲午战争失败(1894)直到八国联军侵华(1900)及之后几年,在与西方列强的艰苦博弈中,华资大约争取到20%左右铁路路权。


这其中,1905-1909年由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成为近代铁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詹天佑(车前右三)在京张铁路施工现场

 

自建铁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了诸多官办和商办公司。浙江、江苏、粤汉、川汉铁路公司先后成立,这些公司都以招股的方式筹措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发行量增多,上海市场上的中国企业股票买卖开始缓慢复苏。


川汉铁路有限公司股票

 

随着民智渐开,经过多年欧风美雨洗礼的上海华商对股票交易已经从陌生到熟悉。起初尚无组织化运作的股票交易场所,仅为商人们在茶馆喝茶之时互通消息,洽谈交易,遂称“茶会”。


近代上海茶馆一角

 

由于“茶会”自发形成,既无专门组织,也无专人管理,全凭自由交易,交割皆为现货,手续极为简便,“茶会”规模也逐渐扩大形成气候。大约就在1910年橡胶股票风潮前后,位于四马路大新街(即今福州路湖北路)的惠芳茶馆,已经成为华商圈子颇为固定的股票交易场所,其中以各铁路公司、轮船招商局、商务印书馆发行的股票,买卖频次较高。


今福州路湖北路路口的地标当然是上海书城

 

从清末光绪年间直到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公债发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证券种类和数量均大幅增加,参与证券买卖的商人也逐渐增多。有识之士多有建议成立华商证券交易所,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根本顾不上。


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批准成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会所设在二马路(今九江路)的渭水坊,到1918年冬,会员人数发展到40余人。


渭水坊在今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广西北路、福建中路、浙江中路一带

 

同年冬,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财政部倡议官商合办交易所,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似乎呼之欲出,但军阀混战的北洋政府意见分歧,计划再次搁浅。


中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所法》颁布于1914年

 

1916年,孙中山和沪商虞洽卿再次启动在上海设立交易所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未能实质性推进,中国人自办的证券交易所迟迟不能成立,可谓命途多舛。


近代上海大买办虞洽卿被称之为“赤脚财神”


直到1918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近代中国第一家由国人自办的交易所宣告诞生;两年后的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开业,其后开业的还有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等。从此,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结束了自发、零星、分散交易的初始阶段,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管理、集中交易的新阶段。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四川路1号正式开幕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股票

04

番外篇


在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幕当日,《申报》刊登了一条不算特别显眼的广告↓↓↓



广告中提到的这位“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五四号经纪人”叫做陈果夫,其事务所办公地址就在四川路1号的交易所3楼80室↓↓↓



陈果夫服务的其中一个客户,公司名称叫“茂新”。这家茂新公司的股东之一,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创始人虞洽卿慈溪同乡,叫作“蒋伟记”↓↓↓


今年是“蒋伟记”入市炒股100周年(1920-2020)


———— e n d ————
推荐阅读
【原创】大城小圈,上海如何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原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店小二”如何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原创】这些匠心重塑的新地标,窥见人民城市的上海品质
【动态】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华略智库2020年6月刊
【原创】“西行者”南京:合肥已起,能否继续拥抱安徽?
【荐文】这座江苏最被低估的城市,能成为下一个苏州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